A+ A-
A+ A-

大明,永乐年间。

朱棣此次北征蒙古,蒙古人再度远遁大漠。

徒劳无功,连蒙古人的影子都没能见到的征北大将军,悻悻而归。

此刻,正在宫中召见两个儿子。

“都起来坐下吧。”

太子朱高炽和汉王朱高煦,互相搀扶起身。

朱棣看着二人兄友弟恭,极为和睦,心中十分欣慰。

若是朱瞻基那个臭小子,和他的混账二叔能够亲密和睦一些,那就更完美了。

他们老朱家,还是得讲究团结友爱才是!

看到天榜现世,朱棣瞳孔一缩。

不知为何,脑海中忽然想起了父皇的恐惧愤怒模样。

洪武三十五年,那段时间经常做的噩梦,也全部涌上了心间。

朱棣到底是雄才大略的马上皇帝,片刻之后便安定了心神。

“咱的皇位是奉天靖难之后,洪武三十五年,老爷子亲自传给咱的!

政变什么的咱从来没碰过,没事的。”

朱高炽和朱高煦表面深以为然,内心暗自撇嘴。

不过朱高煦想的多了点。

“这老头子惯会忽悠人!

当初造反的时候,说我是你最靓的仔。

还说打进应天就让我做太子。”

“这么多年了也不兑现承诺!

话说我以前是不是太笨了?

要不是上天提示,我都忘了还能政变呢。”

“反正太子一副短命相,大不了我把他和老爷子都熬走。”

“剩下朱瞻基,那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,还不是任我拿捏?”

“咱和老爷子都夺一遍侄子的皇位,百年之后,史书之上也是一桩美谈。”

“不过咱可不像老爷子这么心狠,还把自己侄儿逼的自焚。”

“人都是娘生肉长的,被火烧而死,岂不是死后不得安宁?

我就关我那好侄儿一辈子,好吃好喝供着也就是了!”

......清朝,康熙西十七年。

刚刚与佟国维演完一场双簧,阻止八阿哥胤祀被推举为太子,康熙心情大好。

看着金榜盘点,心中颇有些意气风发。

“没想到,这世上竟然真有神明!

如此看来,那帮洋人所说的什么科学,也都是胡诌的了。”

“明日朕就颁旨,坚持海禁政策不动摇。

想我大清乃当世第一强国!

人口更是多达近两万万之众!”

“如此亘古未有之人力,配上如此盛极广博之疆域。

汉、唐、宋三国绑在一起,也难敌我大清!”

“我大清真可谓是,古往今来宇宙第一强国。

朕也如弘历所说,堪为古往今来第一巴图鲁!”

“政变这种事,只有汉人这种爱内斗的朝代才会有。”

“希望这天榜,日后能够搞些匹配我大清国情,还有朕才华的盘点来。”

......清朝,乾隆五十七年。

古今第一文化鉴赏家—乾隆,此刻心情大好。

正拿着私人印章,在养心殿中对着王羲之的《快雪时晴帖》,进行艺术再创作。

看着经过自己挥毫以后,艺术价值倍增的作品,乾隆心中满满的感动与畅快。

天榜现世,让乾隆一阵心中遗憾。

“唉,这神明为何偏爱无能之人,不盘点一下千古帝王的文治武功?”

“朕一生作诗西万余首!

诗经、汉赋、唐诗、宋词这些传世之作,绑在一起也,不及朕的三成。”

“朕鉴赏和续作完善的字画古玩,更是不胜枚举!”

“论起治国,朕更是冠绝前人!

朕的大清国富庶繁华,武德充沛…朕深受百官爱戴,万民景仰!”

正当乾隆缅怀自己一生的大小功绩时。

和珅满脸笑容,颠颠跑来传信。

“奴才给主子万岁爷道喜了!

军机处刚刚收到消息,我军势如破竹,横扫廓尔喀。

廓尔喀王遣使求和,自愿臣服于我大清!”

“经此一役,主子万岁爷您心心念念的十全武功,就彻底圆满齐全了。”

“依奴才看,主子爷您的文治武功真是远超三皇五帝!

盖亚秦皇、汉武、唐宗、明祖,真乃万古第一人也!”

乾隆听了和珅的马屁,开心激动的哈哈大笑。

笑完以后,乾隆却是故作矜持,摆了摆手。

“你这奴才,惯会夸张哄朕!

朕虽有十全武功,但较圣祖爷还是有差距的嘛。”

乾隆得意抚须道:“朕的文治武功虽多,却依然要排在圣祖爷之后。

不过你说的倒也不算错,朕确实是远超历代汉人皇帝!

呵呵呵呵。”

许是心情大好,文思顿如泉涌。

乾隆抄起一旁毛笔,挥毫写就一个大大的“神”字。

首接映在了王羲之《快雪时晴帖》的正中间。

你别说,你还真别说。

这一个神字写完,《快雪时晴帖》上原本十几个有方有圆,有长有宽有扁,各种字体混杂的红泥印章,顿时变得没那么刺眼了。

......天榜盘点降世,如此异象引起无数平行时空的热议。

此刻天榜的盘点,终于是缓缓拉开。

天幕画面涌现,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个血红大字写就的政变。

政变往往意味着,王朝统治者对国家或朝堂失去掌控。

古今大小政变无数,原因错综复杂。

政变大多会伴随着兵变与流血,但也有例外。

赵匡胤看到这里,心中一个咯噔。

永乐皇帝朱棣也忽然心中一虚。

若是洪武年间的父皇看见了,“自己”岂不是要死的很惨?

转念一想,父皇也不可能跨越时空来打我。

洪武朝燕王朱棣的死活,与我永乐朱棣有什么关系?

政变多是为了自下而上的篡权,或是王朝话事人的争夺,但也有为国为君的良性政变。

天榜盘点不分先后,仅以时间为序。

史上九大政变盘点第一话— —沙丘之变。

秦始皇看到这略微有些不满意。

“朕之前还在想,这五千年历史是否包含夏商周以及上古之事。”

“若是如此,我大秦国祚至多岂不是只有两三千年而己?”

“如今看来最多不过是自周始,那我大秦少说也有个三西千年国祚。”

“不能说是小意思,只能说是中等意思吧。”

“只是不知这三西千年的时间里,朕占了多久?

可曾长生?

朕心中还真是有些期待呢…”李斯则是趁机恭维了一句道:“陛下不必担心,这不过是原本历史时空发生之事。”

“如今天榜降世,陛下可以提前预防后世疏漏。

我大秦国祚再续个几千年,想来不成问题。”

秦始皇开怀大笑,只觉得李斯说的十分有道理。

趁机对着一旁的扶苏叮嘱道:“扶苏,你好好看,好好学。

这赵武灵王也是一代雄主,与你我父子也算同宗同源。”

“为君者当席卷六合,横扫八荒,言出法随。”

“岂可如他这般丧失权柄,王命不行。

落得个生前饿死,死后尸臭的荒唐惨状!”

扶苏也是熟读诗书,通晓经史子集的饱学之士。

自然是知晓,赵武灵王“沙丘之变”的典故和教训。

当即乖乖听从始皇帝的教诲,认真反思。

小说《盘点历史九大政变,各朝皇帝震惊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