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涯断(主角徐兆沈苓):作者文笔精湛,故事情节丰富,人物性格饱满,是一部难得的好书,值得推荐。喜欢全本资源的朋友,欢迎阅读天涯断全文。...
沈苓一觉睡起来天已经亮了。
她起床才发现,屋里多了一个木架子,上面挂着徐兆给她买的几件裙子,而她原先的戎服放在一旁的柜子上。
应该是久春在她睡着的时候给她收拾的。
沈苓犹豫了一下,准备把身上的裙子脱掉,换上戎服。
她刚准备解衣服,才发现自己一直握在手里的小木头人不见了。
沈苓急了,把床上的被子翻来翻去找了半天都没找到,她想该不会是昨天晚上掉在路上了吧?
沈苓也顾不上换衣服了,推门跑了出去,这会按原路找回去说不定还能找到。
久春来叫她,刚走到门口就看到沈苓急匆匆的出了门,也来不及叫住她。
沈苓刚跑到府门口,就听到一个清脆的声音:“小将军?”
沈苓停下脚步,回头望去,看到一个穿着粉色布衣的女孩,提着一个篮子站在院子里看着她。
“渊酒?”沈苓走过去,问道,“你怎么来了?”
渊酒掂了掂手里的篮子,说:“听说将军回来了,我爹爹让我送些刚摘的荔枝来。”
北林城有很多百姓都是以种植水果为生的,北林城平地较多,又临近末姜河,很适合种果子。
早些年北林城害虫灾,大部分果子还没成熟就被虫子全啃光了,城里的果农苦不堪言。果子都被虫吃了,他们没法卖,就没有了收入,一年的辛苦,全打了水漂。
徐兆带着北林军,起早贪黑去果林里抓虫灭虫,还派人去城外的林子里找嘉草,碾碎了把草汁抹在树枝,树叶,果子上。嘉草有轻微的毒性,可以把虫子毒死。
他们前后花了将近三个月才把虫子全灭光,但已经过了果子成熟的季节,果园还是损失惨重,剩下的都是一些品相不佳,快要变质的果子,拉出去也卖不掉。
徐兆命人从果农手里高价买下了所有剩下的果子,堪堪弥补了果农的损失。
至于那些果子,徐兆也不敢给将士们吃,怕他们吃坏肚子,就让马夫拿去挑了挑,全喂了马。
北林人都是知恩图报的,徐兆帮他们灭虫,还买下了那些果子,救了不少家庭。从那以后,所有的果农家里成熟的第一批果子一定会送一些到将军府上。
徐兆一开始全都拒绝了,他说大家都不容易,他也没做什么,大家还是把果子拿回去卖钱吧。
可没一个人听劝,一筐一筐的水果继续往来送,徐兆不收,就堆在将军府门口。徐兆想送回去,但又不知道都是谁送的,也不能放任那些果子放在门口腐烂,就只能拿回去给军营里的将士们分了。
后来,徐兆和将士们去城里逛的时候,会往水果摊里偷偷扔碎银子和铜钱,就当是买水果的钱。
渐渐的,这成了北林人心照不宣的事情,徐兆也不再拒绝百姓送来的水果,百姓也不拒绝将士们偷偷留下的钱。
场面一片和谐。
渊酒家里也是种水果的,那年闹虫灾的时候,正好她阿娘生了个妹妹,家里正是用钱的时候。徐兆的出手救了渊酒一家人。
渊酒比沈苓小一岁,平时就在城里帮她阿爹买水果。
沈苓叫来一个侍从,让他把水果拿到后院去,然后跟渊酒说:“回去跟你阿爹说,荔枝不好种,家里用钱的地方那么多,都留着卖钱吧。”
渊酒的脸上飞起一丝红晕:“没事的小将军,我,我爹爹愿意。”
沈苓也没发觉渊酒一脸害羞的模样,让她早些回去。
身后久春追了上来:“小将军,大将军让你醒了先去书房找他。”
沈苓心里还惦记着去找她的小木头人,但又怕徐兆找她有什么重要的事,只能先去书房。
走了两步,渊酒又叫住她,飞快的说了句:“小将军,你穿裙子真好看!”说完转身就跑了。
沈苓被夸的猝不及防,没忍住乐了,进书房的时候嘴角还没放下来。
徐兆正在写东西,抬眼看了她一眼,说:“大早上起来怎么这么开心?”
沈苓说:“刚才渊酒来了。”走近了她才看到,徐兆的书桌上,砚台旁放着她的小木头人。
她拿起来看了一眼,就是自己刻的那个:“原来在你这里,我还以为丢了,刚准备回去找呢。”
徐兆放下手中的笔,说:“昨天你睡着了一直拿在手里,我怕掉了就给你收起来了。”
沈苓把小木头人放下,说:“送你的。”然后她又想起是徐兆叫他来,便问道:“你找我有什么要紧的事吗?”
徐兆收起刚刚写的东西,起身说:“走,去军营。”
沈苓跟在他身后,走了几步想起来自己还没换衣服,立马边往房间跑边喊:“你等会我去换身衣服。”
徐兆带着马就在府门口等沈苓,很快,沈苓换了一身红色甲胄出来了。
两个人骑着马出了城,往军营去。
姜国边境有条末姜河,从西北向东南从姜国奔腾而过,途径北林城,隔开了古国,流向宁国。
末姜河最宽处不到一里(300多米),最深处约摸八尺(一米八左右),军营就在河的西岸,河北岸再往过五里(两千米左右)就是古国。
末姜河说不上很深,但河水十分湍急,徐兆当年被封地北林以后第一件事就是修了桥,安排了暗哨和五千精兵在河的北岸,还安排了弓弩营。
末姜河是一道天然防护,既有效阻挡了古国的军队,又因为姜国在上流,直接拿捏了宁国的用水和河运。
这也是这么多年古国宁国很少进军姜国的原因。
但,是人,就总会有不乖的时候。
徐兆到自己的营帐的时候,孟忠和周丛已经等候多时了。
沈苓来的路上也没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,此刻才发觉事情可能有些严重。
徐兆在自己的椅子上坐下,问:“现在什么情况?”
周丛递上一份线报:“古国已经集结了一支十万大军在边境,他们的少国主古殷商领军。”
徐兆接过线报粗略的看了一下,说:“什么时候的事?”
周丛说:“两天前,他们边城的军队开始小规模的集结,但完全没有要准备打仗的意思。昨天夜里,突然就全部集合在了一起,现在正在边境。”
沈苓沉默着一言不发,古殷商敢带兵在边境守着,就代表古国已经做好了开战的准备。
“我们的人呢?”徐兆抬头问。
“北岸的五千精兵已经抵达。在发现古国军队的时候,我们已经有两万人连夜过桥前往边境。”周丛回答。
古国集结了一支十万大军,而徐兆这边只去了两万五千人。
只要不会打到末姜河边就没事,如果到了末姜河,西岸剩下的十八万将士会碾压古国的军队。
徐兆没有再耽误时间,站起身拿起挂在一旁的披风系好,握紧了腰间的佩剑天涯断:“走,去看看。”
沈苓周丛跟在身后,孟忠留在军营。
三个人快马加鞭赶到边境的时候,沈苓才看清,古国的军队密密麻麻的十万兵马好像一座山立在那里。
姜国这边的两万五千人堵在边境线一步不让,带着“徐”字的战旗在空中翻飞。
两边军队中间隔着一箭之地,剑拔弩张,一片寂静。
徐兆和沈苓策马跑到了姜国军队的最前面,古殷商看到徐兆来了,懒洋洋的开口喊话道:“断涯将军,在下恭候多时了。”
徐兆右手握住剑柄,拔出天涯断,宝剑出鞘,“噌——”的声音在众人耳边回荡。
“古将军,不知道贵国今天这出是为哪何?”徐兆回话。
古殷商恶狠狠的说:“当然是要取你北林,给我古国做附庸地。”
徐兆挑眉:“古将军,你想要,还要看你有没有本事拿。”
古殷商闻言,咬了咬牙,不再多废话,直接下令射箭。
姜国这边,不等徐兆下令,一队人马拿着盾跑了出来,挡在军队最前方,形成了一堵坚实的墙,挡住了古国铺天满地射来的箭。
接着,姜国的盾墙打开了几条裂缝,弓弩车被推了出来,车上已经装好了弩箭。
古殷商心叫不好,连忙下令摆盾。
但徐兆完全没有给他机会,一挥手,数以千计的弩箭向古国的军队飞去。
姜国的弓弩是很多国家谈之色变的武器,威力之大,射程之远,让敌方军队无从防范。
两边军队离得也不远,弩箭的威力被发挥到了极致。盾牌也没起到很大的作用,一支弩箭刺穿盾牌还能串上两个古国人。
徐兆征战多年战无不胜也不是没有原因的,他不仅仅胜在谋略上,在战场上他不废话不手软。一支箭可以杀死两个敌人,他就绝不会让它只刺穿一个人的心脏。可以有最快最直接的方法结束战争,他就绝不会多拖延一刻。
转眼之间,局势倒戈。古殷商面前倒下了一片将士,而徐兆那边的伤亡少之又少。
古殷商咬着牙看着眼前的场景。
他们这几天一直秘密集结军队,就是想打徐兆一个措手不及,但万万没想到,徐兆早就在北岸安排了精兵强弩。
但古殷商不甘心,还是下令让将士们冲锋。
徐兆那边也收起了弓弩车以防伤到自己人,将士们拿着武器也冲向敌阵。
徐兆和沈苓拿着剑,驱动战马,混入战场。
两个人杀敌的手法如出一辙,每一次出剑,都要精准的割开一个敌人的喉咙。血液喷溅而出,仿佛能听到风灌进咽喉时,发出的“呼呼”风声。
一个古国士兵手里的长矛扫到了沈苓的战马的腿,马儿嘶鸣着要倒下,沈苓反应很快,飞身从马背上跃起,还不忘把马鞍侧面的箭筒拿下来。
她的弓不见了,但也不妨碍。沈苓看准时机,一脚踢在一个人的脸上,那人仰着面后退,撞到了身后的同伴。
两人撞成一团,沈苓转手从箭筒里抽出一支箭,握住箭羽,狠狠刺向那两人,木箭贯穿了两人的心脏,两人发出一声惨叫。
沈苓没有理会,抬脚把两人踹开,转身继续投入战场。
真不愧是徐兆教出来的。
古国军师见局势不对,立马劝说古殷商退兵。
古殷商虽然不甘心十万大军就这么被徐兆的两万五千人打跑了,可眼前还是保住性命和剩下的兵马要紧。只得下令撤离。
古国的士兵退了,姜国的将士们也不再追杀,放任他们回去。
沈苓和徐兆相视一笑,擦了擦脸上的血迹。
徐兆伸手问旁人拿来了弓箭,把自己在书房写的东西扎在箭上,抬手,把弓拉满,那支箭在空中划过一条弧线,带着一阵长鸣,直冲古殷商而去。
古国军师听到动静拉了古殷商一把,箭准准的插在古殷商前面的地上。
古殷商回头看向徐兆,徐兆扯出一个不屑的笑,冲他抬手示意了一下。
古殷商咬牙切齿,又没法说什么,转头愤愤的爬上士兵给他牵来的马落荒而逃。
古国军师走过去,捡起了那支箭和那张纸,跟着跑了。
待古国人全退回古国境内跑远后,徐兆从怀里掏出一块布,擦了擦天涯断上的血迹,随手把布扔在了地上,把剑收回剑鞘,转身下令:“回营。”
沈苓雄赳赳气昂昂的跟在徐兆后面走了老远,才忍不住扯了扯徐兆,问他:“那张纸上是什么?”
徐兆看着她脸上残留的血迹,伸手给她擦干净,笑了笑,说:“到时候你就知道了。”
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。
青莲文学网 www.shkzy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.豫ICP备2022009701号-1